im体育_im体育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广西党史故事|潘宪甫:革命火种的撒播人

来源:百色纪检监察网 作者:韦金陆 发布时间:2021-11-08 14:42

“火要通心,人要忠心。”这句朴实无华、但充满哲理的话语,是潘宪甫临终前对身边警卫员说的话,也是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写照。

潘宪甫(1900—1932年),小名日章,书名剑雄,奉议县甫圩乡花茶村(今田阳区百育镇新民村花茶屯)人,是奉议县(今田阳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奉议县特别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奉议县苏维埃政府第一任主席,是田阳革命火种的撒播人。

潘宪甫早年考上广西省立第五中学(百色中学),中学毕业后,奉派到奉议县公署当办事员,后升为县参议会参议员。在县衙门里,他目睹了官场腐败现象,感到极大愤慨,将官场内幕的丑恶行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这种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得到志同道合挚友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

1925年,潘宪甫毅然离开腐败的官场,回乡参加黄治峰组织的“同盟会”,与黄治峰、罗有穆等人并肩领导奉议县农民运动。为了传播革命火种,潘宪甫多次到仑圩、 甫圩、恩隆、思林一带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青年男女赛歌。当时流行的壮话歌曲有《农友们,快快觉醒起来》、《妇女们,起来干革命》、《豪绅地主心狠毒》和《国际歌》、《谁是革命主力军》、《打倒列强》等。他还编了大量的壮话山歌教群众演唱。通过演唱脍炙人口的山歌,唤起了穷苦农民的觉醒,促进了同志间的革命情谊,农民运动空前发展,使冷落的农村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1926年3月,奉议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田州镇维新街开办,他受聘为讲师,讲授《中国革命史》、《苏俄概况》、《中国史概要》等课程,讲课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学员们喜爱,培训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

同年5月,上级党组织派中共党员余少杰(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部政治部秘书)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潘宪甫慕名拜见,并热情接待他在自己家里食宿。在余少杰的关怀和影响下,潘宪甫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革命理论迅速提高,革命热情更高涨。在筹备成立县农协会过程中,他下乡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制定革命行动纲领,编写标语口号,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同贪官污吏和士豪劣绅坚决作斗争。因他的表现出众,县农民协会成立时,他被选为委员。

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广西当局与蒋介石遥相呼应,大肆进行“清党”,大批革命志士被捕,中共南宁地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余少杰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奉议革命运动经受考验。在困难面前,潘宪甫为革命事业牵肠挂肚,日夜操劳,不断宣传和鼓励群众骨气勇气,握紧刀枪,为保卫胜利果实而斗争。7月中旬,余少杰在仑圩北部的山林里召开各县代表会议,成立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潘宪甫当选委员。

1928年5月,潘宪甫跟随余少杰前往香港寻找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工作,返回右江途中,余少杰被捕遇害。潘宪甫回到家乡,又闻知妻子和弟弟被杀害,房屋被烧毁,他悲痛万分。

10月间,中共广西特委指示中共党员严敏从东兰到奉议县花茶村接替余少杰的工作。他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协助严敏。严敏根据广东省委和广西特委指示,在奉议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这年秋,潘宪甫由严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奉议县特别支部成立,奉潘宪甫任特支书记,后又当选中共田南临时特委委员。

中共奉议县特支成立时,党员数量少,适应不了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式需要。潘宪甫把发展党员、扩大党的队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带领特支委员深入各乡,培养发展农运优秀分子入党。从1928秋到1929年下半年,全县党员人数由原来的几个发展到40多人,为建立中共奉议县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29年10月底,奉议县革命委员会诞生了,潘宪甫是领导成员之一。12月 15 日,奉议县临时苏维埃政府在田州成立,潘宪甫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潘宪甫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坚决贯彻我党的主张和决议,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了扩大苏维埃政府的影响,潘宪甫注重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工作,全县5个区、镇和28个乡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从此,在苏区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手中失去了权力,群众有事找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也切切实实为人民办事。1930年1月,潘宪甫以苏维埃政府名义签发了《奉议县苏维埃土地法》(第一号),转发右江苏维埃政府命令,要求各区、乡开展土地调查工作,为土地分配做好准备。    

1930年10月,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留守苏区的武装力量相对薄弱。国民党与地方民团相互勾结,大肆扫荡,整个右江地区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面对敌强我弱、处境困难的不利形势,潘宪甫丝毫没有动摇,和赤卫军连长韦仲惠共同领导100 多人,在花茶、甫圩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1932年5月,桂系军阀第四十三师师长黄镇国派兵进攻赤卫军,进驻百育,向花茶村进军。潘宪甫带领赤卫军坚决反击,因敌众我寡,退往春晓岩。敌军紧追不舍,为避敌锐气,保存实力,以便等候时机更有效打击敌人,潘宪甫率部分散退入七里山区。潘宪甫本来已带病工作,因长期的战斗和露宿,身体过度劳累,病情日益加重,不幸于9月15日病故在百曼村后山上临时搭建的草棚里,享年32岁。(百色市田阳区纪委监委根据《田阳英雄儿女》整理  韦金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