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_im体育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百色红色故事|红军神医龙思泉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蒋立文 发布时间:2021-08-13 16:27

遵义红军山有一座以红军坟命名的墓,墓前伫立着一尊红军卫生员铜像,他左手抱着一个婴儿,右手拿着汤匙给婴儿喂药,在铜像前常有成群结队的百姓祭拜他,给他系上一条条红绸带,献上香炉鲜花,当地人认为摸了铜像的脚可以治病消灾,日久天长铜像被摸得锃亮,这尊铜像的原型就是红军卫生员龙思泉。

龙思泉从小就生活在百色的深山老林中,受父亲影响,自幼就对治病行医很感兴趣,随父亲学了不少医伤治病的办法,精通中草药医术。成年后的龙思泉为人厚道,勤奋钻研,成了当地赫赫有名、受人爱戴的好医生,在家乡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1929年百色起义爆发,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红军处处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龙思泉在家里坐不住了,他要当红军,他要去革命。就这样,年轻的壮族青年龙思泉成了红七军的卫生员。在战斗中,总能看到一个身影,他背着药箱冒着滚滚硝烟,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穿行,救护伤员,包扎伤口。

1935年1月,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后,龙思泉随队进驻遵义。当地缺医少药,许多村民疾病缠身,无钱医治。龙思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白天他上山采集中草药,晚上到病人家里看病情、开药方,走村串寨为村民治病,缓解或解除了许多穷人的病痛。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来找他看病,把他称为“红军菩萨”。

一天下午,一个农民从20多里远的地方找到部队驻地,请求红军卫生员为他父亲看病。经部队首长批准,龙思泉跋山涉水来到病人家中,为其诊病送药,病人服药后病情得到了缓解。第二天早上龙思泉要归队的时候,开门一看,门前小小的晒谷场上,聚集了很多群众。有的是来求医问药的,有的是来看“神医”的,龙思泉见此情景,当即给前来求医的人看病,待看完病后已是下午,他立即返回部队。

龙思泉赶回部队驻地后,房东老大伯告诉他:红军今天天没亮就走了,你们长官留下话,让你赶快追赶部队。龙思泉当即朝着老大伯手指的方向赶去。不久,从龙思泉跑去的方向传来一阵枪声。老大伯感到不妙,他和几个村民立刻向枪响的方向跑去。

眼前的场景让所有村民惊呆了,他们最崇敬的红军医生龙思泉倒在血泊中,他的鲜血染红了军装,那只为他们医病的药箱就在他的身旁。乡亲们知道龙思泉遭到敌人毒手牺牲后悲痛不已,哭喊着英雄的名字,哭声震动着天地,顷刻间雷声四起,大雨磅礴,如同正义的呼唤,对英魂的倾诉。

乡亲们把龙思泉的遗体安葬在路旁的松树林里,众人商议要给这位红军立个碑,可碑上刻什么字却成了难题,因为不知道他的名字,最后在石碑上刻了“红军坟”三个字,并称他为小红。

1953年,遵义市人民政府修建红军烈士陵园时,将红军坟迁入陵园,还铸造了一尊铜像安放在墓前。

由于故事中的主人公被称为小红,后人误认为是个女性,就将铜像塑造成了女卫生院的形象。后经有关部门多方考证,最终确认红军坟里长眠的是革命烈士是原红七军卫生员龙思泉。

龙思泉,男,中共党员,广西百色人,自幼随父习医,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后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1935年1月19日牺牲时,年仅18岁。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烈士们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毅然决然选择死亡?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红军卫生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是那么的年轻却又承担起了历史的重任。石碑无声,烈士无言,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为了信仰,总有牺牲。英雄可以无名,但不能被遗忘。(百色市纪委监委   蒋立文)